石墨烯创新平台
石墨烯创新平台聚合创新资源、集聚杰出人才、加强研发和应用产品开发,组建了具有大量高层次人才的石墨烯研发团队,掌握相关核心科技,成功实现了高品质低成本的石墨烯及应用产品的量产技术。主要研发方向包括生物质及化学制备石墨烯技术、石墨烯负载单原子催化剂的高效实用化、石墨烯基超快储能及智能涂层技术。可与石墨烯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或研究所进行项目合作,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提供产品加工、成品供应和技术服务。
5.1刘云圻院士团队
刘云圻,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包括π-共轭小分子、高分子和石墨烯;以及这些材料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包括场效应晶体管和分子器件。总结发展了高性能分子材料的设计思想,提出了性能调控的新方法,发现扩展π体系是实现高迁移率的重要途径,合成了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新型π共轭分子材料。首次提出了液态铜催化剂生长石墨烯的概念,获得了高质量单晶石墨烯;制备了第一个氮掺杂的石墨烯,实现了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调控;开拓了在介电层上直接生长石墨烯的新方法。揭示了界面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了新的溶液法加工技术,实现了器件的多功能化,扩展了分子器件的应用范围。发表SCI论文600余篇,他人引用3万余次,h因子大于90,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0项,出版专著两部及17章节。2007年、2016年、2019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2017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十次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等。2014年起连续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目录。曾为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重大科学前沿领域第四届专家咨询组副组长,现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功能分子材料与器件分会主任、中国化学会有机固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担任ACS Mater. Lett., Nanoscale, Flexible Printed Electronics等6种期刊的编委/顾问委员会成员。
研究领域:
(1)光电功能有机/高分子材料设计、合成及器件;
(2)石墨烯材料制备及应用;
(3)涂料制备工艺及应用。
招收条件: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材料、化学、物理或高分子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在一流国际刊物上以主要作者发表过研究论文;
(3)具有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合成,涂料制备,石墨烯电热、散热及防腐领域等研究经历者优先;
(4)有志从事科学与应用研究,有优秀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海气系统监测与预测创新中心
海气系统监测与预测创新中心依托于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及中国气象局-复旦大学海洋气象联合实验室,融合复旦大学在海洋信息、大数据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优势组建而成。重点开展海洋气象监测技术以及观测网建设,发展跨介质应急保障以及人工智能感知决策技术,研究台风、大风、风暴潮、海浪、极端天气气候等海洋气象灾害的重大基础理论及模拟预测方法,阐明气候系统五大圈层相互作用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合作团队包括国防科技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等。
创新平台的定位是:培育高水平海洋与大气科学交叉科研团队,关注高影响海气系统事件,建设海气系统监测与预测技术前沿创新基地。
专业领域:
1)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2)大气科学;3)信息工程;4)环境科学;5)海洋装备制造;6)卫星遥感遥测;7)水环境水生态遥感监测与应用。
研究方向:
空天海观测与集成、传感器和设备的研发和集成;海气通信工程与信息技术、海气系统可靠通讯及信息传输;海气相互作用机理、关键海气过程机理的基础性研究、海气预报系统与应用;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等联合反演珠三角水环境要素,并分析其变化特征和成因。
招收条件:
(1)在国内外已获得博士学位,或半年内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应届博士研究生,可脱产在本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2)有海洋观测、海洋仪器研发经验,海洋技术、机械制造等专业背景尤佳;
(3)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下;
(4)具备全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大数据与智能计算研究所
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大数据与智能计算研究所由复旦大学航空航天数据研究中心、计算机学院和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的研究团队共同组建,拥有场所面积2000平方米、PB级大数据存储管理能力的分布式集群,教授、副教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60余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课题、国家大数据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民机专项项目等数十个科研项目,在航空数据领域具有多年的研究历史和坚实基础。
大数据与智能计算研究所将依托于复旦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和珠海、横琴区域优势,以大数据与智能技术研发为基础,面向航空大数据、智能制造、智慧海洋应用,在核心关键技术、典型应用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引进吸收,形成一批创新技术、智能产品和服务,服务于港珠澳大湾区、服务于全国创新战略。
工作内容:
(1)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数据库与知识库、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航空大数据等;
(2)主持或参与个人、团队项目申报,完成项目考核指标。
招收条件:
(1)品学兼优、身体健康、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
(2)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和从其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
(3)拥有计算机、统计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的相关专业背景;
(4)能够熟练运用至少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并能独立进行计算机程序的编写;
(5)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以及较强的独立科学研究能力,原则上要求在国内外重要期刊有发表论文经验,且高水平论文的研究者优先考虑;
(6)具备全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